日期: 2025-06-26 瀏覽量:3630 來源:阜新微報 責任編輯:劉冬梅 文字大小: 大 中 小
烏蘭木圖山:“有梨之山”?
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八家子鎮(zhèn),聳立著阜新地區(qū)的最高峰——烏蘭木圖山(海拔831.4米),它隸屬于努魯兒虎山脈。這座山原名“阿麗瑪圖山”(蒙古語意為“梨山”),后更名為“烏蘭木圖山”(蒙古語意為“紅樹之山”),其名稱本身就蘊含著獨特的地域風情。
烏蘭木圖山是華北、長白山與內(nèi)蒙古植物區(qū)系的交匯之地,植被極其豐富。景區(qū)內(nèi)森林覆蓋率高達80%,山體兩側(cè)分布著大片的落葉天然次生林,椴樹、花曲柳、柞樹、山杏等本土樹種繁茂生長,更有成片的珍貴藥材暴馬丁香點綴其間,東側(cè)則是連綿的人工油松林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山上匯聚了110科450種奇花異木,其中藥用植物超過200種,還棲息著40余種野生動物。
此地因盛產(chǎn)梨樹,亦名“有梨之山”。相傳古時,一對貧苦母子居于此地,以替財主放羊為生。一日,老母染病,兒子雖需外出牧羊,仍心念侍奉。臨行前,他問母親有何心愿。母親深知家貧,卻感念孝心,便說想吃梨。兒子上山尋覓,竟真的發(fā)現(xiàn)一株果實累累的大梨樹。他精心挑選幾顆熟梨帶回,母親食后頓覺神清氣爽,病體痊愈。母子欣喜之余,將這神奇梨樹的消息告知鄉(xiāng)鄰,讓這份自然的恩澤惠及眾人。
烏蘭木圖山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,主要景點包括梯子廟遺址、遼墓群以及富有詩意的梨山讀畫。令人稱奇、懸于半空的梯子廟遺址,始建于清代嘉慶年間,距今已逾兩百年滄桑,記錄著古遠的歷史文化。
繞行梯子廟遺址繼續(xù)攀登,眼前豁然洞開,三座鬼斧神工般的天然石門——南天門、中天門、北天門——依次呈現(xiàn)。它們幾乎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,構(gòu)成了一條自南向北探幽覽勝的理想路徑。
行至梨山讀畫,景致又是一變:形態(tài)各異的小石峰拔地而起,錯落有致;天然形成的石椅靜候游人小憩;無字石碑默立,仿佛低語著古老的神奇?zhèn)髡f。山坳間奇花異草競相綻放,彩蝶成雙成對,在花叢中翩躚起舞,宛如步入了一幅生動的畫卷,“梨山讀畫”之名便由此而來。
主辦單位:阜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版權(quán)所有:阜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
地址:阜新市細河區(qū)中華路45號 郵編:123000 Email:fxzwgk@163.com
遼公網(wǎng)安備 21091102000041號
遼ICP備19010590號 網(wǎng)站標識碼:2109000022
建議使用1440*768分辨率 IE9.0及以上版本瀏覽器
網(wǎng)站監(jiān)督舉報熱線:0418-2196786 網(wǎng)站舉報郵箱:fxzwgk@163.com